【南宋赵构简介】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庙号高宗,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他在北宋灭亡后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建立南宋政权,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赵构在位期间,面对金国的持续威胁,采取了以和为主的策略,最终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确立了南宋与金国的南北对峙局面。
赵构虽在军事上未能恢复中原,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仍有一定的作为,为南宋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统治也因“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矛盾而备受争议。
赵构简要生平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赵构 |
出生 | 1107年 |
在位时间 | 1127年-1162年 |
庙号 | 高宗 |
年号 | 建炎、绍兴等 |
继位背景 | 北宋灭亡,靖康之变后即位 |
定都 | 临安(今杭州) |
主要政策 | 和金求稳,重用文官,发展经济 |
重要事件 | 郾城大捷、岳飞遇害、《绍兴和议》 |
评价 | 有争议,有人认为其懦弱,也有人认为其务实 |
赵构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虽然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梦想,但通过一系列政治举措,使得南宋得以延续百余年,并在江南地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他的决策与行为,深刻影响了南宋的政治格局与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