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时务是什么意思】“不识时务”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懂得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观点,固执己见,不与时俱进。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表示对现实缺乏判断力和适应能力。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不识 | 不了解、不明白 |
时务 | 当前的形势、时代的任务或社会发展的趋势 |
合起来,“不识时务”就是指一个人不能认清当前的形势或时代的变化,仍然按照旧的方式做事,显得不合时宜。
二、来源与用法
- 出处:最早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文为:“先主(刘备)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亮之治蜀,劳而不怨,功成不居,其仁义忠信,可谓至矣。然其言‘不识时务’,是其自谓也。”
- 用法: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懂变通、不顺应潮流的人。
- 近义词:固执己见、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 反义词: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与时俱进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他总是坚持老方法,不识时务,导致项目落后于市场。” |
学习环境 | “老师说他不识时务,不接受新知识,成绩一直不好。” |
日常交流 | “你这样想问题太老派了,真是不识时务。” |
四、总结
“不识时务”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人对现实形势的不敏感或不适应。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和信息的迅速发展,能够“识时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适应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历史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