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会孩子凑十法】“凑十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尤其在20以内的加减法中应用广泛。它通过将一个数拆分成一个能与另一个数凑成10的数,从而简化运算过程。对于刚开始学习数学的孩子来说,掌握“凑十法”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以下是对“怎样教会孩子凑十法”的总结内容,并附有详细表格说明。
一、什么是“凑十法”?
“凑十法”是指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一个数和一个余数,使得这两个数能够组成1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部分。例如:
8 + 5 = ?
可以拆成 8 + 2 + 3 = 10 + 3 = 13
二、为什么要教孩子“凑十法”?
- 提高计算效率,减少心算难度
- 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 为后续学习进位加法打下基础
- 培养孩子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如何教孩子“凑十法”?
1. 先建立“10以内”的数感
让孩子熟悉10以内的数字组合,如:
- 1+9=10
- 2+8=10
- 3+7=10
- 4+6=10
- 5+5=10
2. 使用实物辅助教学
可以用小棒、积木、水果等实物来演示“凑十”的过程,让孩子动手操作,增强直观感受。
3. 用口诀帮助记忆
编一些简单的口诀,如:
-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再加余。”
- “先找好朋友,再算总数。”
4. 结合游戏和练习
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练习题,比如“凑十接龙”、“找朋友”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5. 逐步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从老师示范到孩子自己尝试,逐步过渡,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常见搭配表(凑十法常用组合)
加数A | 加数B | 拆分方式 | 凑十结果 | 最终答案 |
8 | 5 | 8 + 2 = 10, 余3 | 10 + 3 | 13 |
7 | 6 | 7 + 3 = 10, 余3 | 10 + 3 | 13 |
9 | 4 | 9 + 1 = 10, 余3 | 10 + 3 | 13 |
6 | 7 | 6 + 4 = 10, 余3 | 10 + 3 | 13 |
5 | 8 | 5 + 5 = 10, 余3 | 10 + 3 | 13 |
3 | 9 | 3 + 7 = 10, 余2 | 10 + 2 | 12 |
4 | 9 | 4 + 6 = 10, 余3 | 10 + 3 | 13 |
2 | 9 | 2 + 8 = 10, 余1 | 10 + 1 | 11 |
五、教学建议
教学阶段 | 方法建议 | 注意事项 |
初步认识 | 用实物演示,结合口诀记忆 | 避免过早引入复杂题目 |
巩固练习 | 多做配对练习,鼓励孩子自己拆分 | 强调“找10”的过程 |
应用拓展 | 结合实际问题,如购物、分东西等 | 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运用 |
自主探索 | 让孩子自己尝试不同的拆分方式 | 不急于纠正错误,鼓励试错 |
六、结语
“凑十法”是孩子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掌握得好,不仅能提高计算效率,还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家长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启发,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