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原文及翻译】《谏逐客书》是战国时期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一篇奏章,旨在劝谏秦王不要驱逐来自其他国家的客卿。文章逻辑严密、言辞恳切,是古代议论文中的典范之作。
一、
《谏逐客书》通过列举历史上秦国因重用外来人才而强盛的例子,指出驱逐客卿的错误,并强调“客”对秦国发展的巨大贡献。李斯认为,秦国之所以强大,正是依靠了各国的贤才,若因国籍而排斥他们,无异于自断臂膀。他以历史为鉴,提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观点,呼吁秦王广纳贤才,以实现统一大业。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 我听说官吏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私下里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向西从戎地得到了由余,向东在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又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和公孙支。 |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 这五个人都不是秦国人,但秦穆公重用了他们,兼并了二十个国家,最终称霸西戎。 |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木立信,民以大治。 |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搬动木头以示诚信,百姓因此安定。 |
楚人怀瑾握瑜而自鬻于楚,吴起事魏,功成而卒。 | 楚国人怀揣美玉却在楚国卖身,吴起在魏国效力,功成名就却死于楚国。 |
西门豹治邺,使河伯娶妇,民安而国治。 | 西门豹治理邺城,让河伯娶妻,百姓安定,国家治理有方。 |
李斯乃上书曰:“……” | 李斯于是上书说:“……” |
(注: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仅列出部分原文及翻译,完整版可参考《史记·李斯列传》)
三、总结
《谏逐客书》不仅是一篇政治建议书,更是一部体现开放思想的历史文献。李斯通过列举事实,层层递进,最终说服秦王改变政策,体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语言能力。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作为“用人不疑、择优而用”的经典范例。
如需完整原文及详细翻译,可查阅《史记·李斯列传》或相关古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