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一漏万解释】“挂一漏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列举事物时只提到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很多内容。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原意是说在计算军功时,只记录了一部分功劳,却遗漏了更多的贡献。后来引申为在列举或说明问题时,只提到很少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大量未被提及的内容。
该成语多用于自谦,表示自己在叙述或列举时不够全面,可能有疏漏之处。但也常被用来批评他人在论述时不够细致、不全面。
挂一漏万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挂一漏万 |
出处 |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
原意 | 在计算军功时只记录一部分,遗漏更多 |
引申义 | 列举不全,遗漏很多内容 |
使用场合 | 自谦或批评他人论述不全面 |
常用方式 | “我只能说挂一漏万,不能尽述其详” |
近义词 | 以偏概全、挂一漏十、顾此失彼 |
反义词 | 全面详尽、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
举例说明
- 自谦用法:
“我对这个问题了解有限,只能挂一漏万地讲讲。”
—— 表示自己只是简单说明,没有深入展开。
- 批评用法:
“他写的文章挂一漏万,很多重要信息都没提到。”
—— 批评文章内容不完整,遗漏了很多关键点。
注意事项
1. 语境使用:
“挂一漏万”通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尤其是在表达自谦时更为常见。
2. 避免误解:
不要将其与“以偏概全”混淆。“挂一漏万”强调的是遗漏,而“以偏概全”则是指用个别例子概括整体,两者含义不同。
3. 搭配习惯:
常见搭配为“挂一漏万地讲述”、“挂一漏万的分析”等,表达不全面的意思。
总的来说,“挂一漏万”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可用于自我提醒,也可用于评价他人。在写作或表达时,合理使用该成语,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