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宝藏问答 >

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出自是什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出自是什么,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18:55:45

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出自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锱铢必较”和“睚眦必报”这两个成语,它们分别形容人对小事过分计较、心胸狭隘。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两个成语的出处。本文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析

1. 锱铢必较

- 释义:指对极小的利益或事情也十分计较,形容人非常吝啬或斤斤计较。

- 出处:最早见于《汉书·董仲舒传》:“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以德怀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锱铢必较”,但其精神与该成语相近,后世多用于形容对微小利益的过度计较。

- 常见用法:用于批评那些对小事过于计较的人。

2. 睚眦必报

- 释义:指连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形容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

- 出处:最早见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吃一顿饭的小恩惠也会报答,即使是瞪一眼的小仇也要报复。

- 常见用法:常用来形容人记仇、报复心强,带有贬义色彩。

二、总结对比

成语 出处 含义 用法 褒贬色彩
锱铢必较 《汉书·董仲舒传》 对极小的利益或事情过分计较 批评人 贬义
睚眦必报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对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 形容人记仇 贬义

三、结语

“锱铢必较”与“睚眦必报”虽然都带有贬义,但侧重点不同。“锱铢必较”强调对利益的过度计较,而“睚眦必报”则强调对仇恨的极端报复。这两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交流中也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他人的性格特征。了解它们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使用时更加得体、恰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