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一漏万的意思】“挂一漏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列举事物时只提到一部分,而忽略了大部分,显得不够全面。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记数方式,最初用来描述记录或统计时遗漏了大量内容,后来引申为在表达或论述中未能全面覆盖所有要点。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挂一 | 指出一个或部分的内容 |
漏万 | 漏掉大量的内容 |
挂一漏万 | 指列举时不全面,只提到一部分,遗漏了大量内容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今世之言,皆谓‘挂一漏万’。”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内容不全面的自谦或批评 |
近义词 | 略胜一筹、顾此失彼、挂一漏十 |
反义词 | 全面详尽、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自谦 | “我今天讲的内容可能挂一漏万,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
批评 | “这篇报告写得挂一漏万,很多关键点都没有提到。” |
议论 |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挂一漏万,缺乏深度。” |
四、总结
“挂一漏万”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在表达或整理信息时的不完整性。它既可以作为自谦的表达,也可以用来指出他人论述中的不足。在写作或演讲中,应尽量避免“挂一漏万”,做到逻辑清晰、内容全面,以提升表达的质量和说服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