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是什么意思】“蚍蜉”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比喻力量微弱但妄图挑战强大事物的人或事物。这个词语源自古代的文学和典故,常用于形容那些不自量力、试图以小搏大的行为。
一、
“蚍蜉”一词最早出自《诗经》中的“蚍蜉掘地,蚁垤成丘”,原意是指一种小蚂蚁,后来引申为比喻那些力量薄弱却妄图对抗强大对手的人。在现代语境中,“蚍蜉”多用于批评那些不自量力、盲目自信的行为,带有贬义色彩。
在成语“蚍蜉撼树”中,“蚍蜉”被用来比喻那些企图动摇大树(象征强大的事物)的小虫子,形象地表达了“以卵击石”的含义。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蚍蜉 |
拼音 | pí fú |
原意 | 一种小蚂蚁,后引申为力量微弱者 |
引申义 | 比喻不自量力、妄图挑战强大者的人或行为 |
出处 | 《诗经》、“蚍蜉撼树”成语 |
成语 | 蚍蜉撼树 |
含义 | 以小搏大,不自量力 |
现代用法 | 批评不切实际、盲目自信的行为 |
语气色彩 | 贬义 |
文化背景 | 古代文学与哲学思想 |
三、结语
“蚍蜉”一词虽然字面简单,但在文化中承载了深刻的哲理意义。它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与局限,避免因盲目自信而陷入失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理性看待挑战与机遇,做到知进知退,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