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宝藏问答 >

被动句是什么意思

2025-08-28 06:54:13

问题描述:

被动句是什么意思,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8 06:54:13

被动句是什么意思】在汉语语法中,“被动句”是一个常见的概念,指的是句子中的主语不是动作的执行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接受者,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

下面我们将从定义、特点、常见结构和例子等方面对“被动句是什么意思”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被动句的定义

被动句是指在句子中,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通常使用“被”、“由”、“受”、“遭”等词来引出动作的发出者或原因。

二、被动句的特点

特点 说明
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被动句中的主语不执行动作,而是接受动作。
动作的发出者可省略 在某些情况下,动作的发出者可以不出现。
常用结构词 如“被”、“由”、“受”、“遭”等。
强调被动对象 更加突出动作的接受者,而非动作的执行者。

三、常见的被动句结构

结构 示例 说明
被字句 他被老师表扬了。 “被”引导动作的发出者(老师)。
受字句 这个问题受到了关注。 “受”表示受到某种影响或对待。
遭字句 他遭到了批评。 “遭”表示遭遇某种负面事件。
由字句 项目由他负责。 “由”表示动作的发出者。

四、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

项目 被动句 主动句
主语 动作的承受者 动作的执行者
动作发出者 通常由“被”等词引出 通常直接出现在句首
侧重点 强调动作的对象 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使用场景 强调结果、客观事实 强调过程、行为人

五、被动句的使用场景

1. 强调结果或影响:如“书被弄丢了。”

2. 表达客观事实:如“这个方案被否决了。”

3. 避免提及动作的发出者:如“我被误会了。”

4. 正式或书面语中更常见:如新闻报道、公文等。

六、总结

“被动句是什么意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 被动句是一种以动作的承受者为主语的句式。

- 它常用于强调动作的结果或对象。

- 常见结构包括“被”、“由”、“受”、“遭”等。

- 与主动句相比,被动句更注重动作的接受者。

通过了解被动句的结构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被动句定义 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常用“被”、“由”等词引导
特点 强调动作对象,动作发出者可省略
常见结构 被字句、由字句、受字句、遭字句
区别 与主动句对比,主语不同,侧重点不同
使用场景 强调结果、客观事实、避免提及动作发出者

如需进一步探讨被动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