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的原文和译文】《流莺》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春日里一只流离失所的黄莺在花间飞舞的情景,借此抒发诗人对人生漂泊、命运无常的感慨。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杜牧诗歌中较为典型的作品之一。
一、
《流莺》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春日中一只孤独飞翔的黄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体现了杜牧诗歌中常见的感伤风格。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诗句 | 原文 | 译文 |
第一句 | 本是孤山有雪梅 | 本应是孤山上的雪中梅花 |
第二句 | 飞来飞去伴幽栖 | 飘来飘去,陪伴着幽静的栖息地 |
第三句 | 谁知此际无成事 | 谁知道此时却一事无成 |
第四句 | 一树春风万点啼 | 一树春风中,千万声啼鸣 |
三、简要分析
- “本是孤山有雪梅”:开篇点明黄莺原本应栖息于孤山之上,与雪中的梅花为伴,暗示其本应安逸的生活。
- “飞来飞去伴幽栖”:黄莺四处飘荡,无法安定下来,只能在幽静之处暂歇,表现其漂泊无依的状态。
- “谁知此际无成事”:感叹自己如今一事无成,表达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 “一树春风万点啼”:结尾以春风中黄莺的啼叫作结,既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四、结语
《流莺》虽短小精悍,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寄托情怀、抒发心绪的佳作。通过黄莺的意象,杜牧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