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之力而敝之翻译】一、
“因人之力而敝之”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经典的表达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在历史语境中,它描述的是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劝说秦穆公撤军时所用的策略,强调了背信弃义的行为。
从字面来看,“因人之力”指的是依赖他人的帮助或力量;“而敝之”则是指损害、辜负对方。整句话传达出一种道德层面的批评,即对忘恩负义行为的谴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一个简明扼要的表格总结: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用法/语境 | 出处 |
因人之力 | yīn rén zhī lì | 依靠他人的力量 | 表示依赖他人帮助 | 《左传·僖公三十年》 |
而敝之 | ér bì zhī | 又损害他 | 表示反悔或背叛 | 《左传·僖公三十年》 |
因人之力而敝之 | yīn rén zhī lì ér bì zhī |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 | 表达对忘恩负义行为的批评 | 《左传·僖公三十年》 |
三、补充说明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也常被现代人用来形容那些在得到帮助后却做出伤害行为的人。例如,在商业合作、友情关系或政治外交中,若一方先获得支持,随后却背信弃义,便可称为“因人之力而敝之”。
此外,这句话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诚信与道义的价值观,提醒人们在受益于他人时应怀有感恩之心,不可因私利而损害他人。
四、结语
“因人之力而敝之”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其核心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责任。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含义及使用场景,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中的思想内涵,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引以为戒,避免类似的失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