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宝藏问答 >

一箭双雕是古代谁的典故

2025-10-31 06:36:19

问题描述:

一箭双雕是古代谁的典故,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06:36:19

一箭双雕是古代谁的典故】“一箭双雕”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举两得、同时达到两个目的。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一、成语出处与含义

“一箭双雕”最早出自《北史·长孙晟传》。故事讲述的是隋朝时期的一位将军——长孙晟。他擅长射箭,在一次狩猎中,他用一支箭同时射中两只飞鸟,因此被后人称为“一箭双雕”。后来,这个成语便用来比喻做事一举两得,效率高、效果好。

二、相关人物介绍

人物 身份 简介
长孙晟 隋朝名将 善于骑射,曾多次出使突厥,为隋朝外交做出重要贡献
杨坚 隋文帝 隋朝开国皇帝,重用长孙晟,推动国家统一
突厥 北方游牧民族 常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长孙晟曾作为使者与之交涉

三、成语演变与使用

“一箭双雕”最初用于描述射箭技术的高超,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智慧策略的象征。在文学、政治、商业等领域,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种既解决一个问题,又顺带处理另一个问题的聪明做法。

四、总结

“一箭双雕”这一成语,源于隋朝名将长孙晟的射箭故事,寓意一举两得。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人的智慧,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效、精巧行为的推崇。今天,“一箭双雕”仍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成为表达策略性思维的重要语言符号。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在现代的应用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文献或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